巴黎圣母院大火有人联想到圆明园 胡锡进:非主流声音

巴黎圣母院大火引起全世界一片唏嘘,中国互联网上也是。但随即有人联想到圆明园,甚至提到“天道轮回”。16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发长微博评论这种声音,老胡认为,中国主流舆论不会为巴黎圣母院大火叫好,圆明园联想突然出现,说明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还都没有彻底走出那段历史投向今天政治及文化心理上的影子,而消化那段悲情的确需要时间。

以下是胡锡进微博全文:

巴黎圣母院大火引起全世界的一片唏嘘,除了法国总统马克龙,特朗普和默克尔等领导人也都发声了,可见这场大火把全世界烧的多么心疼。巴黎圣母院的价值已经被远远不止法国人分享,我今天凌晨入睡前看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深深的惋惜,我的短微博下,留言也都是叹息声,这大概和很多法国人的感受挺相近的。

今天上午我一直在忙,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新闻同行在央视讨论“一带一路”,录制完节目拿到手机,看到网上有人把巴黎圣母院大火与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联系起来,也看到有人怒斥前者的幸灾乐祸和泄愤。我先是对出现这种讨论有点意外,但很快想到,如此多元的互联网上,没有什么是值得奇怪的。

中国的确有过屈辱的历史,圆明园被烧那块伤疤有时还会在历史的深处隐痛,它被后来的一个半世纪逐渐消化,但另一方面,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还都没有彻底走出那段历史投向今天政治及文化心理上的影子。十几亿中国人的大社会,有一些人看着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脑子里浮现了不愉快的往事,它是中国大社会各种联想到的画面之一,它被穿插进来,这就是真实的全景画。

中华民族总的来说在道义上相当干净,我们没有过野蛮的对外殖民历史,又是大民族,一段时间里被欺负成那样,消化那段悲情的确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西方一些力量现在拒绝接受中国崛起,一定程度上起了捅那块旧伤疤的作用。

中国主流媒体和有影响的发言者都不会为巴黎圣母院大火叫好,中国的主流价值和情感决定了我们同情、惋惜巴黎圣母院大火的集体反应。对互联网上同时出现的圆明园联想,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我认为无需去怼它,指责它,它是需要我们社会继续消化的感受。就像在生活中,对于一件过去的伤心事,很多人走出了它,更积极豁达地生活,也能够理性地谈论它。但有的人一说到它还会流泪,伤感,我们无需指责他们,而是应该安慰他们,拉着他们一起往前走。

巴黎圣母院凝聚了一段难忘的政治和文化历史,这场大火受到空前关注,也反映出法国软实力的深厚。我倒是希望欧洲人从世界投来的密集关注中多找回一点自信,更加坦然地迎接新世纪的竞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