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市圈崛起进行时:产业新城价值再发现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区域协调正在取代区域竞争,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源。中国正在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战略格局和空间组合链条。

从强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中国城市发展蓝图已明晰。

作为新一线代表城市之一的成都市,以成都为核心形成的成都都市圈亦在其中并走在前列。

从城市群到都市圈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止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9.58%,中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中后期,以都市圈、城市群等政策为抓手,市场一体化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区际利益补偿等新机制正在加速建立。

在今年早些时候的2月2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所谓都市圈,《意见》中明确定定义是指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对于都市圈与城市群,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日前在清华城镇化智库撰文指出,“解决城市问题的希望在于区域协同,解决城市问题的希望要走出城市,走向区域。

他认为,这一轮的现代都市圈规划,首要问题不是做一次空间资源的扩张或者政策区域的叠加,而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来实现区域协同,是以制度创新为支撑,从而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乃至城镇与乡村同城化的发展方向。

缺乏协同,每一个城市都是一座孤岛,城市之间的货物、资金、人口等要素自由流动存在障碍,导致城市畸形发展。

以城市发展最核心的因素人口为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不断向大城市集聚,受制于城市核有限的发展空间和承载能力,人口由中心向外围溢出,外圈层人口加速增长,与城市核的人口密度落差逐渐缩小,成为未来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承载地

从城市群到都市圈,需要多个城市相互协作,在交通、户籍、土地、医疗、教育等各方面进行一体化探索和改革,从而形成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和睦相处的良好局面,最终惠及城市发展以及全体居民。

新一线都市圈成都已先行布局

在之前的2018年11月,国家明确要求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引领成渝城市群发展,逐步创建国家级城市群。发挥重庆、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最终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愿景。

而本次发改委的《意见》,则是夯实这一战略的核心计划。

成都都市圈崛起进行时:产业新城价值再发现

实际上成都已先行规划成都都市圈并付诸建设,规划范围包括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遂宁市、眉山市、雅安市、资阳市以及乐山市的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夹江县、峨眉山市,国土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是四川全省经济核心区和带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规划中明确了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充分发挥成都的核心带动功能,加快与德阳、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的同城化进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来自麦肯锡的报告称,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的经济总量将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居西部地区之首。

产业新城成都都市圈的明日之星

国家顶层政策加持,前瞻性的先行布局打下的坚实基础,成都都市圈的发展前景广阔已是共识。

但是就实际情况看,成都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真正能够带动和辐射的区域,其实仍旧仅有各自为中心的5万平方公里,甚至于还会更小一些,因为其自身发展压力依旧巨大,并不能像北京那样以资源向外疏导为主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所以综合来看,现阶段被划入成渝城市群以及成都都市圈中的城市,真正能够从中获益的,更多还是得益于城市规格和区位优势。

那么哪些地区可以堪称明日之星呢?在以产业和人才导向为先的当前来论,老戴以为,具备区位优势的产业新城当属其中之一。

早在2017年,成都市就制定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圈发展规划,构建“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提高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并于同期制定、发布了《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

与成都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格局相匹配,成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则串联起成都平原“1+7”城市群,打造高铁覆盖的半小时经济圈。

而市场的触觉相对政府的规划则更为超前。在更早之前的2016年8月,国内核心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就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开发彭山产业新城,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成都都市圈崛起进行时:产业新城价值再发现

彭山产业新城服务中心鸟瞰图

两年多过去,彭山产业新城如今已出具规模。截至2018年底,已签约项目38个,签约总金额达101.54亿元。其中光电产业集群的产能布局已占到西南45%市场份额。

名不见经传的彭山产业新城,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距成都市区50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7公里,属成都半小时经济圈。产业新城规划面积46.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打造西南应用型科技创新城为目标,建设产业集群、配套完善、民生保障三位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市场的推动力量之大很多时候是超乎人民想象的。

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

成都都市圈崛起进行时:产业新城价值再发现

以成都为核心的西南经济区,对企业、对资本、对技术、对人才等高端要素,在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磁力效应。这种源源不断的汇聚和导入,是支撑一个城市乃至城市圈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规划中的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将串通成都平原城市群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五大城市。从而实现1小时经济圈,这也是成都最终打造成世界级都市圈的蓝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