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利氏叶辉:中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 应加快建立行业标准

凤凰网财经讯(杨芳)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在这次展会上,“环保”成了众多展商追捧的概念。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和监管措施的日趋严格,排污费改税的实施,加上酝酿中的恶臭气体排放标准,工业废气处理市场的潜力巨大,预计可达百亿级市场规模。

在展会上,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德国贺利氏推出了环保产品,并专门针对环保需求开发的搭载在线监测功能的智能紫外废气处理系统。贺利氏特种光源中国总经理叶辉提到,“目前中国市场份额占到了全球的30%,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当前,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市场在环保领域的潜力巨大,未来将继续加大中国的投资和研发力度。”

谈到产品本土化问题时,叶辉提到了标准问题,“希望中国能够建立行业技术、行业规范领域的标准,包括排放标准、系统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认证等,在欧洲这方面都有很完善的规范体系。”

中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

在首届进口博览会上,“环保”概念受到了参展商的热捧。随着,国家对于环保政策和监管措施日益趋严,企业致力转型产业升级,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环保行业获得了极大关注。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德国贺利氏展台位于智能与高端设备馆。它以“科技点滴改善日常生活”为主题,全面展示德国科技助力中国环境改善,包括工业废气净化、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电动汽车等方面的应用,其最大亮点为专门针对环保需求开发的搭载在线监测功能的智能紫外废气处理系统。

贺利氏全面展示了该公司在环保领域的一系列优势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面向电动汽车的电力电子系统和传感器,面向光伏行业的高性能导电浆料,贵金属资源循环等。

贺利氏CEO凌瑞德指出,“作为全球首创的进口博览会,我认为这次展会有助于促进贸易和增长。同时,中国希望未来十年从国家战略范围层面提升其产业价值链,需要进口更高质量和更多创新元素的产品和服务。贺利氏很高兴参与这一盛会,并发挥积极作用。”

其中,此次展出的智能紫外废气处理系统集成了废气处理及在线监测功能与一体,聚焦细分市场,打造定制化的高品质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如火如荼的“蓝天保卫战”。它集合了贺利氏紫外光技术和催化技术的优势,旨在打造长期稳定运营的废气处理系统,帮助广大的工业用户在实现排放达标的同时,能够进行实时数据监测。主要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VOC排放以及恶臭气体的排放,覆盖印刷、家具、服装、化工、汽车等行业。现场,一位来自江苏徐州的客户签署了高达一百五十万美元的采购意向订单。

据介绍,如果工厂采用该系统后,不仅可以实时传输排放数据,了解运行状况,可以做到每周7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如有超出限值的情况,负责人可在手机上直接收到通知,可及时采取应急预案,避免问题升级。而对于环保部门而言,可以更加密切地监管企业的废气排放情况,确保排放达标。

叶辉提到,“目前中国市场份额占到了全球的30%,可以说,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当前,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市场在环保领域的潜力巨大,未来将继续加大中国的投资和研发力度。”

期待建立更完备的行业标准

早在1974年,贺利氏就进入了中国市场。2015年至2018年贺利氏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翻倍增长。目前,在中国拥有20家公司和2600多名员工。2017年,贺利氏总销售额收入为218亿欧元,是世界五百强企业。

贺利氏展区负责人表示,“我们很多细分领域在中国的NO.1,德国人最擅长做这种细分领域的冠军,比如光伏领域。”“中国是贺利氏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并具有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贺利氏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博士表示。

他提到,“未来,贺利氏会继续发挥德国技术优势,面向中国客户的需求,加大本土研发的力度,打造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到中国的‘蓝天保卫战’,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谈到技术保护问题,叶辉认为技术合作取决于互相信任和尊重,“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也会保护核心技术。近年来,市场环境越来越好,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也加大了中国本土的研发力度,目前已经开设了多个业务研发基地。”

不过,贺利氏也有自己的本土化问题,叶辉表示,“我们这个行业没有市场准入限制,市场比较开放。但我们遇到了标准的问题,在欧洲这方面都有很完善的规范体系,希望中国能够建立行业技术、行业规范领域的标准,包括排放标准、系统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认证等。”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修光利教授指出,"国家有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一直在修订,未来的趋势可能是加严。上海2016年出台了地方标准《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025-2016),臭气浓度已经收严到1500, 甚至到800, 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持续加严要求企业必须重视恶臭污染物的控制,选择可靠的治理技术。但是,恶臭治理仍是个很大的问题,亟需更加重视研究更为有效稳定达标的技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