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手记丨中国企业“买买买”背后:自信和兴奋

凤凰网财经讯(杨芳)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本次进口博览会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

首次以“进口”为主的博览会最大的看点是什么,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中国企业均充当了“买买买”的角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会上提到一个观点,当今世界,出口大国未必是经济强国,因为出口可能大量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料初加工产品。而进口大国一定是经济强国,进口大国将极大地提升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强调和鼓励出口,出口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我们对外资越来越开放、我们对进口产品越来越渴望,我们的企业渴望引进更多技术完成转型升级。慢慢地,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也放到了同一重要维度上。从贸易大国到投资大国、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几天的采访和观察,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几乎所有参会的中国企业都非常渴望“买买买”,他们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11月6日凌晨5点多,聂大田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太激动了,睡不着。非常期待此次大会,希望多签点单。”他告诉我,这几天都是早出晚归,生怕错过任何一单生意。

聂大田是此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的一名来自甘肃的客商。他告诉我,公司主要卖冻肉海鲜类产品,主要进口来自阿根廷、巴西、美国、日本、菲律宾、越南和泰国等产品。

聂大田是最早批做外贸生意的企业家。他介绍道,最初找合作伙伴都是从网上搜索,效率非常低效。“就像大海捞针,”他这样形容道早期的窘境。

3天的对接会,他一天也不落,基本每天都要和十几家展商谈合作,每场都谈得唾沫横飞,他也不觉得累。用他的话来说,“好不容易有一场这样的会,可以和几十家客户谈合作,可不能浪费一点时间。”

“不仅能接触本行业的人,通过参加这次会能看到更广阔的领域,会有很多意外的惊喜,”一位来自江西的企业家说道。

聂大田的耿直和朴实很快就对上了展商的胃口。11月6号开幕的第一天,他就取得了“开门红”,和巴西签了一个进口牛肉的大单。他也提到,这些年进口额一年比一年多,不过出口却不太乐观。

不过,聂大田告诉我,一开始他的“购物”计划并不顺畅,“我们肯定想要进口更多优质产品,但是没有钱,一切等于零。”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的时候,聂大田的资金非常紧张,很多想好的规划都因为资金问题落空了。

在报名了进博会后,他心里非常忐忑,没有钱怎么买东西,曾经一段时间他都有放弃来的想法。不过,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到了11月,甘肃产业扶贫贷款下来了,他的心里石头终于落下来了。确定资金没问题后,聂大田就开始大胆挖掘客户,并表示要坚持到最后一天。

聂大田的例子只是民营企业现实经营的缩影。近年来,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防风险、金融去杠杠的大背景下,市场上资金一度紧张,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经济实力和融资优势悬殊。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融资问题逐渐有了转机。近日高层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给企业家吃了定心丸,年内央行三次定向降准,银保监会提出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目标,金稳委督查组到地方实地督导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头疼的资金问题解决了,他们的脚步就迈得更大了。他们把这次进博会看成是难得的机会,“买买买”的欲望极其强烈。

除了中小微企业在进博会上疯狂“剁手”外,跨境电商企业更是下手“毫不手软”。进博会期间,多家国内知名电商品牌宣布了自己的海外采购计划。阿里巴巴宣布在未来5年实现全球2000亿美元的进口额、苏宁海外采购的订单预计达150亿欧元、京东集团预计直接签约并采购总金额近1000亿元的进口品牌商品,网易考拉未来数年内要完成200亿美元全球直采。

先后执掌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中化集团的宁高宁无疑是中国商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有人评价他为“红色摩根”,有人评价他是“国企的放牛娃”。

和宁高宁多次接触,你会发现他有着军人的霸气,不怕改革的魄力,敢怒感言的直率。每次公开场合,他都是那个相对说话比较多的人,回答也都让媒体有些意外的收获,有什么说什么,不会刻意遮掩。

此次进博会,宁高宁也是有备而来。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17家合作伙伴在进博会现场签订采购协议,进口以原油、高品质肥料和高端化学品为主的19种商品。这些商品来自包括美国、墨西哥、俄罗斯、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以色列、埃及、约旦、韩国、印度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原油、高品质肥料和高端化学品为主,采购金额超过113亿美元。

宁高宁谈到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的进口“购物车”时表示想要买三类东西,一类是原料型的资源型的,中国缺原油,所以会签比较大的原油购买合同。二类是化肥、钾肥。三类是塑料,相对比较高端的产品。

“对于中化集团近年来进口的变化,除了量的变化,还有结构的变化,有些产品过去以出口为导向现在变成了进口为主,方向变了,”宁高宁说道。不过,他也表示,虽然现在鼓励进口,但并不意味着贬低出口,出口不是坏事。

在这次进博会上,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买家“出手阔绰”,除了中化集团,其它国企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保利集团就宣布,进博会签约金额将高达28亿美元,包括中国工艺集团与渣打银行签约非货币黄金(实物黄金)采购项目(签约金额16亿美元)等;中粮集团采购团现场签约采购农产品“买全球”;必和必拓、淡水河谷、新日铁住金、ABB等国际采矿业、冶炼业、电气业巨头分别与中国宝武下属业务单元签订年度采购合作框架协议等。

不过,对于国企的“买买买”,资金可能不是最大的掣肘,他们遇到的更多问题在于“技术引进的困局”。

当问到“买买买”烦恼时,宁高宁脱口而出“哪壶不开提哪壶”引起哄堂大笑。他说道,“我们想引进更多的技术产品,但是很多地方和企业不让。”

“中化集团希望通过更加开放的贸易,引进更高技术含量的优质产品来促进企业自身产业升级,”宁高宁说。

宁高宁的真实感言引起了现在诸多央企老总的共鸣。中粮集团采购团团长、集团党组副书记、总裁于旭波表示,从收购原粮、收购油料、到进入到食品领域,肉食领域,这方面不是我们的强项,一定要依赖于当地的合作者。所以,不仅要靠自己,更多要靠全球大家的共同努力。

“国际贸易一定会促进贸易双方收益的提升和福利的提升,这是经济学的常识。如果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对双方利益都会带来很大损害。一方面,我们的技术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减少对方的贸易机会和赚钱机会。但这种保护不能限制我们的技术发展,只会促进我们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则提到。

中国保利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曦则提到,“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也有很多忧虑,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可能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环境有些忧虑。”

在博览会现场,当问及中国企业的“进口”忧虑,外企高管们都认为目前中国的营商环境和知识产权等专利保护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愿意加大投资,将更多技术引进到中国。

无论是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愿望,贸易更加自由畅通。没有自由贸易作为前提,公平贸易便无从谈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