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产业跑!2亿人正在涌向都市圈

来自河北省固安县的建筑工程师王伟(化名),刚结束沈阳周边产业新城的一个项目,现在又立即投入到郑州周边产业新城的建设中。王伟表示,最近几年大城市周边发展太快,根本没有时间休息。

王伟的感受,正是中国都市圈大发展的缩影。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定调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

联系到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国城市群研究中心认为,全国各大中心城市继去年“抢人才”大战之后,今年将打响“都市圈”大战。

事实上,经专家测算,未来将有2亿的王伟奔向都市圈。

在这场都市圈大战中,中国十余座实力超强的中心城市,将围绕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展开更为激烈的争夺。内在的逻辑核心就是“人跟着产业跑”!因此,中心城市周边城镇能否抓住历史机遇,集聚更多产业集群,将最后决定都市圈的成败。

楼市资本论敏感的判断,借产业之力,产业新城正在做多中国。

楼市资本论注意到,多年来专注于产业新城开发、建设和运营的华夏幸福,以特有的业务模式集聚现代产业集群,拉动中小城镇发育成长。过去20年间,这家企业环绕各大中心城市,布局了数十个产业新城,如今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鼓点,又被推到了都市圈的时代风口上。

中国城市群研究中心马可表示,人跟产业跑,都市圈才能兴盛,仅仅这十来年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就相当于承建了4个韩国的经济体量。

1

都市圈兴起背后是“人跟产业跑”

中国这轮都市圈大战,早已拉开序幕。

去年12月,国务院发文阐述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时,点名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12座中心城市,外加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绘制了一幅全新的区域发展路线图。


中国城市群研究中心专家马可认为,国家层面关于“12+2”都市圈的战略布局,吹响了都市圈大战的号角。接下来围绕这一战略,各大板块和中心城市轮番上阵,冲锋发力。

先是今年1月份,总书记首次出京考察,走访雄安、天津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中心城市为抓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借此契机,雄安新区高调出台总体规划,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实质性建设阶段。

而年初的地方两会上,“12+2”之外的多个次中心城市,诸如南昌、银川、长春、青岛等都高调发声,表示要全力打造都市圈。

2月18日,国家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大湾区围绕广、深、港、澳四大中心城市,掀起新一轮区域整合和开发热潮,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力冲刺。

这次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又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中心城市领衔,通过扩围都市圈,合力推进区域一体化。

可以说,作为中国当前城市化的主战场,都市圈运动已经遍地开花,方兴未艾。

中国城市群研究中心预期,目前经济总量在万亿以上的17座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今后十年内都将初步构建起都市圈,聚集数亿人口,成为中国经济最强劲的增长点、万众瞩目的新风口。

《指导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都市圈建设与运营,按照其设定目标,到2035年,中国将形成十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圈,聚集起70%以上的人口增量。也就是说,按照中国未来20%的城市化进程,3亿新增城市化人口中,将有2亿奔向都市圈。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都市圈集聚人才的背后,离不开产业的吸引力。

楼市资本论找到了产业兴圈的样本。坐落在上海一小时交通圈的嘉兴市嘉善县,2013年与华夏幸福合作打造产业新城,聚焦科技研发、软件信息、影视传媒、商贸服务四大产业集群。通过几年经营,已经实现人跟产业跑,新兴城市在勃兴!

把企业从上海搬到嘉善产业新城的刘语,多年从事软件开发,如今在这里落户,也是花费了心思。刘语告诉楼市资本论表示:“幸亏搬得早,现在大家都把产业搬来了,这里的成本优势与产业链还是非常明显的。”

嘉善产业新城迄今签约引进企业近200家,吸引大批科创技术人员和高端商务人才入住,使得这个上海都市圈的外围节点大放异彩,成为新兴城市的样本。

人跟产业跑,产业兴城,的确是典型的都市圈成长样本。

2

都市圈产业勃兴,相当于建了4个韩国

中国城市群研究中心研究资料里,把北京环京都市圈的发展,看做是非常具有产业兴城借鉴案例的成功模式。

1、首都都市圈的产业兴城模式 

产业集聚,带动首都都市圈产业勃兴。

前面提到来自固安的王伟,这几年就亲眼见镇了京南小城的经济起飞。

固安在天安门正南50公里。2002年,华夏幸福在这里开发建设固安工业园区。那时的固安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入仅1个多亿,转型发展困难重重。

经过华夏幸福的多年运营,现在的固安已经形成新型显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一大批百亿级产业集群聚集,财政收入近百亿,跻身中国竞争力百强县。

除了固安,华夏新福还在环京布局了大厂、香河、霸州、永清、怀来等多个产业园区。他们都在步固安后尘,上演产业集聚、经济腾飞的故事。

2、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兴城翻版

2011年,华夏幸福开始走出京津冀,异地复制环京模式,将布局扩展到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等热点地区。其数十个产业新城已在各大经济板块落地生根,基本完成环南京、环杭州、环郑州等中心城市的区域布局,事业版图也随之扩展到大江南北,遍布全国。

以新近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江门为例,2016年,华夏幸福落子江门产业新城,以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为目标,重点布局智能终端、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产业集群,并涉足大健康、科技创新领域,构建“3+1+1”产业体系。如今,这个产业新城已初具规模,成为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华夏幸福在都市圈布局的产业新城,先后引进企业超过2000家,招商引资总额44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占比超过80%,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近十万人。

像华夏幸福这类开发、建设、运营产业新城的企业,二十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产业带城运动,围绕中心城市构建都市圈,重塑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格局,同时一步一步做大中国经济。

中国城市群研究中心计算,在都市圈经济的带动下,中国经济总量从2000年的10万亿元一路飙长,增长到2018年的90万亿。保守估算,80万亿增量中至少一半来自都市圈,来自韩国的海外专家感叹,这相当于4个韩国的经济体量(韩国2018年GDP折算人民币约11万亿)。

可以说,都市圈产业新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推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

用产业新城做多中国

未来国家间的竞争,就是都市圈的竞争。而都市圈大战,人口集聚是目的,经济发展是根本,产业集群是关键。谁能够更多更好地集聚产业,谁就能在都市圈竞争中拔得头筹,立于不败之地。

放眼全球产业,基本都是围绕都市圈紧密布局。以世界500强企业为例,其中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各国的都市圈内,占比高达92.4%。中国也不例外,世界500强企业88%分布在一线、新一线及其紧邻的周边区域,其中约70%左右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都市圈内。

凭借超强的产业支撑,中国这四大一线城市以全国5%的人口,创造了12%的经济总量。2018年,其GDP分别达到人民币32679亿、30320亿、24691亿、23000亿,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已经提前进入发达国家水平。

楼市资本论了解到,作为产业新城模式的探索者,华夏幸福也正在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出一支遍布全球的4600人的产业发展团队。从美国的硅谷、德国的柏林到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们设立了50多个孵化中心、创新中心、招商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将世界上最先进的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导入产业新城。同时也向外输出业务,遍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埃及等海外地区。

楼市资本论看来,站在全球视野,聚焦产业前沿,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大进大出。这种产业新城的运营模式,应该成为都市圈的发展方向。

如今,顺应国家战略需求,各大中心城市及其周边50公里左右的中小城镇,迎来了都市圈的新风口。谁能赢得产业先机,谁就能脱颖而出。

在这轮争夺生产要素的全球竞争中,中国以都市圈战略抢先卡位,2035年跃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前景可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